以能源数字化转型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2021年3月5日,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

 

    “十四五”时期,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能源行业的深入应用,数字技术变革与创新持续推动能源革命,实现能源行业提质增效,助推能源消费理念转变,重构能源商业模式,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是实现碳中和愿景的必由之路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能源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占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比重超过90%,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0%左右,因此降低能源活动的碳排放量,是实现碳中和的最有效途径。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的时间,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70年时间,能源转型和碳减排承受较大压力。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对于能源行业清洁低碳转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需要能源供给侧和消费侧协调一致,一方面通过能源科技与信息科技并举,大幅提升能源效率,提高能源供给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大幅降低碳排放进而加快实现由高碳向低碳,再由低碳向碳中和的转变。

 

       数字技术在能源行业的深入应用,助推能源清洁生产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新高地,数字科技创新要素成为催生新发展动能的核心驱动力,数字要素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进一步扩大。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数字化和能源》预测,数字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使油气生产成本降低10%~20%,可以在2040年将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弃电率从7%降至1.6%,从而到2040年减少30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与此同时,数字化还可以使碳捕获和储存等特定的清洁能源技术受益。目前,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推动数字化进程,将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区块链、分布式能源管理及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应用到能源生产、输送、交易、消费及监管等各个环节。

 

      数字技术创新能源新模式新业态,推动能源绿色消费

 

      长期以来,中国能源领域形成了以石油、天然气、电力等部门为核心的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和技术体系。如煤-电/热供应系统,集中的“点-线”式供应及配套设备系统经过长期建设,对内不断强化上下游之间的刚性关联,对外又相对独立,久而久之形成了“能源竖井”,造成能源系统整体效率偏低,成为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障碍。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既能够对能源业务优化整合,打破“能源竖井”,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又能够实现多能融合,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逐步形成产业价值网,提高能源优化配置能力,进一步提升对市场的响应和适应能力。如综合能源服务,正体现着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赋能能源服务的新智慧,其本质是由新技术革命、绿色发展、新能源崛起引发的能源产业结构重塑,从而推动服务业态、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具有综合、互联、共享、高效、友好等多种特点。国外综合能源服务模式已经较为成熟,有明确目标导向;国内综合能源服务当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主要面向工业园区和公共建筑,开展多种能源互补利用、消费侧管理等业务,为用户提供高效智能的能源供应和相关增值服务。

 

      在国家持续推进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国能源行业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为促进能源行业的转型升级和技术革命,中国发布了《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推进智慧能源发展的政策,为中国智慧能源发展带来重要发展契机,为加快建设能源强国提供有力支撑,为国内大循环做好基础保障。2020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提出打造能源类企业数字化转型示范。明确国有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方向、重点和举措,全面部署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实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现代物流体系。智慧能源作为能源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和开拓新业务的重要途径,在能源行业已取得广泛共识。

 

      能源企业需要在实现碳中和愿景下,主动把握和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趋势,转变生产管理理念,积极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从能源生产、能源供给、能源管理、能源服务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推进能源绿色转型,引领和带动中国能源行业在这轮转型变革中占据国际竞争制高点,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首页标题    新闻周刊    以能源数字化转型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浏览量:0